去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总规模约124万亿 如何抓住未来机遇?

来源:品牌部   发布时间:2019.07.20     1297


        7月19日,亚太金融高峰论坛暨金融文化节于上午在青岛开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了以《数字技术营造财富管理未来》为主题的演讲。

       李礼辉表示,这二十年来大家看到,我国的经济高速成长,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高竞争的人群数量迅速增加。这就带动了财富管理市场的扩张,到去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总规模大约是124万亿元,个人可投资的金融资产规模是147万亿元。尽管如此,我们国家的财富管理市场,仍然属于不成熟的市场。近期大家看到,连续发生了一些暴雷的事件,这表明在财富管理市场中,风险约束机制部分失灵,底层资产配制局部失衡。有的过多拉高产品收益率以增高市场,有的过多投资信用风险较高的金融资产,也有部分投资者盲目相信销售方评估的预期回报率,忽视实际的风险,遭受了投资损失。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高速成长,又不够成熟的市场,金融监管者更多关注的是风险防范和制度建设。财富管理者关注的应该是市场机遇和同业竞争。
       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未来金融的市场机遇?李礼辉建议:从科技创新入手,合理配制资源,以创造场景,有效控制成本,以创造利润,给予核心竞争力。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 打造多元化场景和各细化的产品
       李礼辉表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归因于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缺陷和技术性短版。大量的高净值投资者,找不到适合个人财富结构和投资偏好的产品,投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大量的底层资产无法组成差异化预期收益率和差异化风险概率的产品组合,资产的证券化找不到足够的通道,所以不少财富管理机构无法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投资者的真实需求,难以争夺优质客户。我们也看到,科技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有可能营造全新的财富管理平台,5G资源配置的短版,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细分投资者,描写每一个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画像,基于智能化的配对,为不同投资者挑选不同的产品组合。基于区块链的符合质量架构,我们可以打造一个链接众多金融机构,众多产品,众多客户的财富管理交易平台,这样我们既可以构建一个财富管理机构,主动为客户推送产品大场景,提高财富管理业务对于高净值人群自吸引力和黏性。我们又可以构建财富管理线上超市的大场景,满足很多普通投资者财富管理的需求。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财富管理机构应用新的技术,构建客户、市场、产品、机构有机融合的财富管理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产品配置服务,为资产的证券化开发市场,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二、优化成本管理 打造价值空间和定价优势
       企业的边界在于成本,这是经济学的原理之一。金融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金融机构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规模化经营可以造就的竞争力提高的效益,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同样可以造就。那些把握了数字金融核心技术和应用能力的金融机构,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同时获得优于同行的核心竞争力。而那些未能洞察先机,未能实现有效技术创新的金融机构,盈利空间有可能被逐步压缩,竞争能力有可能被不断削弱,甚至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李礼辉表示,就财富管理业务来说,敏感性最大的是风险成本,特别是投资者实际承担的风险成本。实际风险成本,是对预期收益率的折扣,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财富管理产品的实际风险成本,我们就可以提高实际的收益率,同时降低违约概率。在微观层面,将提高财富管理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在宏观层面,这将促进财富管理市场的平稳发展。
       我们看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数字信贷,节约成本已经初见成效。越来越的金融机构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信任服务,拓宽小微金融服务范围。这里的关键是,通过数据分析,对小微企业和大众进行信任评估,赋予信用等级,给予适当的信用额度。
       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技术背书的信任技术,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以数学算法来表达规则。只要信任共同的算法程序,就可以建立互信。它的价值在于,可以在信任未知,或者薄弱的环节中形成可信任的流贷,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取代商业信用,加持商业信用。但是,目前数字信任的应用范围并不大,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信任,主要应用于小微信贷业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信任,主要应用于可信数据登记与证实。未来,数字信任应该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比如说小范围的信任可以变成大范围的信任,有中介的间接信任可以变成无中介的直接信任,高成本的信任可能变成低成本的信任。
       在财富管理业务领域,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实现数据可信、资产可信、合约可信和法人可信的可行性。例如,将数据分析和信任评价的对象,从法人主体扩展到资产主体,进行能够区别发行主体,区别行业,区别项目,区别经济周期的资产评估,为财富管理底层资产的风险定价和资产组合提供依据。又如,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分布式,低成本,可认证,可信任的数字化财富管理市场,构建能够贯通底层资产财富产品,财富管理机构的技术平台。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推进数字信任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资产管理市场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李礼辉表示,金融科技创新的目标,不仅仅是新的流程、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新的客户、新的市场、新的价值。我们以数字技术来营造财富管理的未来。一是效率更高,能够提供比现有技术平台更快、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成本更低,风险成本,交易成本,服务成本,低于同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只有那些真正有特色,有吸引力,有黏性的产品和服务,才有竞争力,才有可能达到具有经济规模。四是具备可认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该首先由研发机构和应用机构负责检测和验证,其次由社会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第三方检验,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必须得到金融监管的认可。我在这里衷心地祝愿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最有效率,最有价值的市场。
       素材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