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部 发布时间:2018.10.19 1660
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
1深圳本地股上演涨停潮
深圳板块10月15日表现活跃,成了低迷股市中当仁不让的主角。截至午盘,雷曼股份、全新好、美芝股份、四方精创、同益股份、赫美集团、沃特股份、英可瑞、深圳新星、友讯达、同兴达、英唐智控、智动力、北讯集团、杰恩设计、广和通、容大感光、英飞拓等18只个股涨停。
深圳本地股上演涨停潮受益于深圳数百亿资金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拆雷”,据上证报消息,目前“风险共济”资金已经到位,政府出资的部分或高达数百亿,首批获“驰援”企业超过20家。
消息称,日前,深圳已设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经贸信息委、财政委、国资委、金融办等10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目前政府出资的部分或高达数百亿。
该政策下,深圳市政府通过其国资委下企业作为管理机构,原则上不以控股为目的,不做第一大股东,不改变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实际控制人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参考市场价格,实际控制人赎回股票,实现退出。
2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据一名已与国资平台进行股权入资的上市公司董秘透露,深圳市政府的行为并非“做慈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价格非常便宜,对于国资机构而言,该方式还附加有一定的条件,其实算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在条件上,国资平台会与上市公司股东方签订对赌协议,如公司业绩不能达到要求,可向交易对象申请股权或现金赔偿。而债权方式主要是为公司解决股权质押风险,除了固定的利息收入外,如后续公司股价上涨,国资平台将再分走增值部分的三成收益。
另外,上市公司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第二,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第三,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事实上,在方案出台之前,深圳市国资已经有过出手案例。
今年8月份,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远致投资受让饶陆华持有的科陆电子1.52亿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78%),成为科陆电子第二大股东,大大缓解了科陆电子控股股东的流动性压力。此外,今年5月份以来,怡亚通、英飞拓、梦网集团、英唐智控等也先后宣布获深圳国资入股。
3多部门应对上市流动性问题
面对上市公司流动性问题,除国资积极参与外,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门正积极参与进来。
10月13日,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营部主任任春生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将以股权形式撬动保险资金发挥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长期资金。鼓励保险机构以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的方式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面对银保监会的发声,第二天就有人“响应”号召。
14日晚间,精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特华投资与华安保险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特华投资转让公司总股本的9%给华安保险。转让后,特华投资持股从21.80%降至12.80%,原本持股0.99%的华安保险,持股升至9.99%,成为精达股份第二大股东。
此外,证监会采取措施“松绑”并购重组融资用途,向上市公司“释放”流动性。
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一份最新问题解答,对《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进行了修订。
其中最具重磅意义的一条修订是:允许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部分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其中该部分用途的比例不应超过交易作价的25%;或者不超过募集配套资金总额的50%。
这意思很明确,及时给上市公司“松绑”并购重组融资用途以缓解资金困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近期地方国资委出手“救助”上市公司铺平了政策道路。
4A股股权质押的雷有多大?
虽然目前A股接连下跌,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在今年内跌幅超过了20%、30%,但这依然没有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行为造成过多抑制作用。
截至10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3526家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股权质押,累积质押比例超过70%的上市公司共计16家,超过50%的有139家。其中,市场质押股数6361.86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9.93%,市场质押市值为49060.51亿元,市场质押股数比例仍在快速攀升趋势通道。并且,从重要股东股权质押状况来看,将近2成已达平仓线,1成处于预警线与平仓线之间。
在2013年以前,股票质押业务主要集中在场外质押(银行和信托等为主体)。但2013年开放场内质押以后,以券商为渠道的场内股权质押成为了主要方式。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H1,场内股权质押规模新增4164.73亿元,是场外质押规模的9.6倍。这意味着,如果上市公司发生股权质押爆仓事件,券商机构将是承担风险最大的主体。
另一方面,根据过去五年股权质押情况统计,未来两年是公司股权质押解押的集中时间窗口,2018年下半年股权质押到期规模为1.03万亿元,2019年及20年到期规模分别为1.29万亿元、5643亿元。
屋漏更逢连夜月,在解押规模最大的未来这一年,恰恰又是中国经济下行形势最为严峻,同时导致股市很可能继续下跌的时间窗口,这对于高质押比例及非常接近平仓警戒线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未来仍没能有效解决资金困难问题的政策或转机,那将是一个不敢想象至暗时期。
5政府“救助”上市公司背后
目前,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介入“救助”上市公司。
10月初,福建省国资委对合力泰预计32亿元大手笔收购格外引人注意,特别是价格方面,相较于停牌前的5.61元收盘价,收购溢价约22%。此外,必康股份也是一则突出案例,延安国资旗下的鼎源投资有意受让新沂必康超50%股权,若上述交易最终完成,延安市政府将成为必康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延安也由此实现上市公司“零”的历史性突破。
有统计显示,有50家民营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入股接盘,仅9月份至今,已有超过14家公司披露了大股东向国资转让股权的意向。
有人认为,国资此时进场接收上市公司股权,是种”趁火打劫”的行为,吃相有点难看。因为从此前几轮并购看,政府在选择标的企业时也有相关的条件要求,专挑好的公司。
“国有资本、国有企业的进和退,都是基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市场化行为。”今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直以来都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有媒体反映国资“抄底”收购民资上市公司,造成“国进民退”现象,事实上,这只是在当前环境下国企和民企的一种正常的市场化行为,是国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一种的市场选择,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更不涉及意识形态。
彭华岗还表示,国资委正在研究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名单,要综合考虑企业业务性质、资产运作能力,以及投资公司在各行业之间的平衡,目前已有初步方案,正在履行审批程序。此外,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第二批国资划转社保的企业名单,将加大划转力度,尽快推进划转工作。国资委将尽快做好国资划转社保工作